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失效)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市地震局发布时间:2024-04-29 15:24
字号:

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六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的通知

六政201234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六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201223

 

 

 

 

 

 

 

 

六安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防震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为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围绕我市“促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实现,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20112015年为重点规划期,对这一时期的六安市防震减灾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进行规划,同时将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

本规划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市政府《关于做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六政办秘2010136号)

本规划是市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是指导全市防震减灾领域发展、确定防震减灾重点项目和安排投资的依据,并指导县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面临的防震减灾形势与需求

(一)地震构造背景

我市辖区内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复杂,深大断裂发育,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史中发育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断裂。主要有晓天——磨子潭断裂、肥西——韩摆渡断裂、金寨——西汤池断裂。北东向土地岭——落儿岭断裂横穿秦岭——大别块体和皖中块体,并与上述近东西向断裂相交汇,构成了六安市所在区域的地震地质主体框架,上述断裂所在的区域霍山——六安地区是安徽省地震活动强度最大、频次最高的地区。自有史记载以来(1336-20109月),共发生M5.0级地震9次,其中M6.0级地震2次。著名的郯——庐深大断裂从六安市舒城县境内通过,并与上述近东西向断裂相交汇。其中,晓天——磨子潭断裂是我国著名的“震情应力窗”。

(二)十二五期间及其2020年前后我市的地震形势及其灾害风险

我市大部分区域被确定为地震基本烈度7度区。全市53区的国土面积位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以上,其中,金安、裕安、霍山、舒城、金寨位于地震烈度7度区内。研究表明,六安——霍山区域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

国内外震例表明,地震灾害损失与社会经济发展呈非线性加速增长关系。随着我市财富总量增加、城建规模扩大、重大工程增加及城镇人口增长,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根据震害预测,目前我省若发生一次5级左右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可达10亿元以上;若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计在数十亿元,乃至更大。若考虑间接经济损失,数字还要成倍增加。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将更为严重并较长时期存在。这种潜在威胁将影响我市促进大发展、实现大跨越、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对于未来我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

(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的需求

防震减灾是实现我市“十二五”奋斗目标的基本安全保障。因此,对防震减灾提出的主要需求就是:使未来地震的风险能够预期;避免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地震应急有序高效,减少对社会正常秩序冲击;缩短灾害恢复周期,避免和减少灾害给经济运行造成中断或迟滞;为社会提供适合需求的、高质量的防震减灾公共产品和服务。

二、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20112020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发展原则

一是综合防御原则。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四个环节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走综合防御的道路。

二是效益优先原则。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防震减灾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提高防震减灾实效。

三是科技创新原则。加强地震科技创新,积极开展地震科技合作交流,大力引进和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手段,推进地震科技进步。

四是协调发展原则。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长期与近期目标相结合,软环境与硬环境建设相配套,重点与一般相兼顾,局部与全局利益相统一。

五是可操作性原则。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负担。

(三)发展目标

1、规划目标及远景目标

——2015年: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不足的重要建设工程的加固改造,新建、改扩建工程全部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2020年:城乡建筑、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能抗御相当于当地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

2、综合抗御6级地震能力的基本指标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指标。全市地震定位能力达到M1.5级,速报能力缩短到6-8分钟;邻区地震小于15分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在12天内,能对后续地震实现早期判定;全市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成功率不断提高,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力争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能向政府报告;建立公众预警系统机制。

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指标。完成城镇地震基础探测工作,建立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抗震设防要求机制;城镇新建工程100%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得到全方位监督管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农村80%以上房屋采取抗震措施,其它地区的农村50%以上房屋采取抗震措施;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预警和紧急自动处置能力。

③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指标。地震应急管理组织和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机制健全;具有完善的分级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预案体系;市、县(区)具有完善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立体监控系统;城区具有合理的灾难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并具有必要的避险救助、救生设施;救援力量及其支援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援资源网络完善;破坏性地震速报后10分钟内,启动应急预案,获取灾情信息及时,指挥系统全面运转,救援力量能在3小时内实施救援。

④公众应对地震灾害能力指标。50%以上的公众能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正确采取防震避震措施,科学应对地震谣传事件;发生有感地震时,有感区能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小学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

⑤救灾恢复能力指标。具有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地震灾区12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24小时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建立由财政拨款、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相互补充的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散机制。

(四)“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

1、全面提升我市地震监测能力

科学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在调整优化布局、逐步增加台网密度的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地震监测装备水平,全面实现地震监测数字化。整合已建和新建的各类地震前兆观测手段,发展深井观测项目,建设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使全市地震监测能力基本达到1.5级,地震速报时间少于10分钟,前兆观测实现每个县区一个地震监测台站。

2、努力提高地震预报和政府应急管理决策水平

加强地震预报基础研究,逐步使地震预报由经验性预测向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概率性预报过渡。加强地震短临跟踪,落实震情跟踪措施,严格震情会商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和地震机构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地震宏观测报网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坚持专业地震队伍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科学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风险决策相结合,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建立科学的地震预警机制和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根据国家规定,适时适度地向社会公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使群众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地震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御对策措施。

3、切实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研究制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我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制定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办法,加强指导和培训工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按照国家《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制定本地区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做到一镇一网点,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实现全市各乡镇全覆盖,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4、着力提高城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加强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作,开展主城区、新建开发区和新城区、集中区地震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对全市库容5000万m3以上的水库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抗震检测。

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督管理,新建工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必须按抗震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切实保证有关行政许可事项的落实,建设工程从选址开始,就要加强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并将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规划许可、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专门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必须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5、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结合村镇布局规划编制和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加强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逐步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住宅建设防震抗震基本知识,积极推广使用村镇住宅防震抗震技术;编制村镇民居地震安全选址规划,为村镇民居建设避开地震危险地段提供依据和技术保障;组织地区性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编制推广工作;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防震抗震技术措施,提高农村民居施工质量。各级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共同组织开展“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使广大农民把建设安全农居变为维护自身安全的自觉行动,逐步改变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的状况,切实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

6、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市、县(区)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完善指挥机构工作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按照国家、省公共安全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和《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完成市、县(区)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做好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人员集中场所管理部门和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制定及管理。完善我市地震应急预案的备案制度和检查制度,使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化。在适当时机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适时开展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演练工作。

建设我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确保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得力。做好市、县(区)地震应急基本装备和物资准备工作,保障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结合“三网一员”建设,建立全市灾情速报渠道,进一步健全地震灾情信息速报网络。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健全多灾种合一的应急救援队伍(含志愿者),强化地震应急救援功能,对应急志愿者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按照科学、规范、多灾种综合防御要求,在新建小区、公共绿化广场设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震后12小时内灾民得到初步的生活救助。

7、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加强对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各级政府要加大防震减灾宣传专项投入,组织地震、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和社会团体,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规划和计划,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六安”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建立和完善防震减灾宣传网站,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介绍地震科普知识,解答群众疑问。各级政府要建立防震减灾宣传管理制度,做好常规宣传。要根据当地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需求,组织创作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宣传作品,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继续推进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基地)创建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基地)争创省级和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基地),不断拓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深度和广度,促进社会公众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应对地震灾害能力。

(五)“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

1、大别山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钻孔应变项目(2013年建成)

①建设目标:监测大别山区及郯庐断裂东南段块体活动性;观测地震前十几分钟至数小时大别山及霍山区域应力异常变化,进行地震预警能力和临震预报能力实验研究。

②建设内容:新建霍山、舒城、金寨、霍邱、寿县、金安、裕安7个钻孔应变前兆预警台和一个数据处理中心。201312月全部建成投入观测,在全市实现“一县一台”的地震监测前兆台建设目标。同时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安徽省地震局有关处(室)合作,统一安装该所研制的TJ-2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该仪器的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与安徽省地震局的“一场一带一站”实验场工程相衔接,形成综合性钻孔应变前兆预警台网研究体系。

2、新建市级“四个中心”项目(2012-2013年建成)

①建设目标:新建市级“四个中心”。构建监测—研究—预防预测立体网络体系,应急救援实现小震不乱、中震能战、大震不瘫痪;震害防御实行重大工程重点防、民居工程全面防、校安工程高标防;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避险技能进入每一个家庭。

②建设内容:建地震监测预报、抗震设防综合楼,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地震前兆预警信息中心、抗震设防技术服务中心、地震科普宣传教育中心”为一体,总体建筑面积11000m2,(根据市规划审查2007年第七次会议纪要及市规委办20075号文件精神,原则同意上述建设方案)。

A、新建六安市政府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新建地震应急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实现与安徽省地震局视频互联互通,具备灾情速报、快速响应、信息通告预警、数据库管理功能,确保震情应急的需要。指挥中心系统内配置显示功能系统,能够将各种信息、实时图像、视频信号进行演示,为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参数。

B、新建地震前兆预警信息中心

新建地震监测大厅、信息管理大厅、设置多功能室,采用POWER计算机群及最新信息技术建设中心软、硬件平台,建设海量数据汇集存储与备份库,实时数据显示、地震自动定位快速处理与评估及信息发布平台、地震仪器运行维护监测系统。

C、新建抗震设防技术服务中心

为城市“新建、扩建、改建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核定,提供抗震设防基本资料;对开展城市“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开展建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并为提供技术服务;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提供抗震设防技术服务;参加城乡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D、新建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中心

该中心将由电子图书阅览厅、建设工程抗震演示厅、多功能展示厅、科普知识展厅和影像厅等七个部分组成,还需增建模拟地震系统、3D视频系统等,把我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中心建成省内一流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3、推进实施县级“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2012-2013建成)

①建设目标:强化县专业地震台网建设,增加观测站点,努力提高地震监测薄弱地区的监测能力,基本实现“一县一台(站)”的监测台网建设目标。

②建设内容:县级“五个一”工程建设。即:

A、一个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B、一个地震监测台站;

C、一个抗震设防技术服务站;

D、一个防震减灾科普馆

E、购置一辆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应急指挥)车。

4、六安城区地震小区划项目(2012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通过勘察、探测分析等地球物理和化学方法,给出城市不同区域的地震动参数,并编写出地震小区划报告。

②建设内容:实施地震小区划项目,可对六安城区120平方公里地震安全环境进行地域划分,区分不同地段间潜在地震危险的差异,预测震害分布,为一般建设工程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要求;为城市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城市和工程震害预测、政府防灾救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为指导建设的合理投入提供科学依据。

5、水利设施抗震性能鉴定普查项目(2014-2015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通过对辖区内大中型水库、重大水利枢纽抗震性能的鉴定,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增强水利设施抗震防灾能力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②建设内容:

A、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查明坝址是否有隐伏断裂通过,并确定隐伏断层的活动性、活动时代等;

B、选取能代表大坝目前状态的计算参数,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的计算方法,复核大坝及近坝库岸地震时的稳定性、结构的抗震强度等。

C、查找土石坝(含坝基和近坝库岸)是否存在可液化土层,评价土石坝(含坝基和近坝库岸)可液化土层的液化可能性。

D、通过坝体震动测试,对水利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抗震加固方案。

6、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程探测项目(2015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探明城市及其附近通过的断层数量及其基本性质,对活动断层进行地震危险性评价,建设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规划提供抗震设防的技术保障。

②建设内容

A、在六安地区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进行前期资料收集整理与野外勘选,初查目标区主要活断层,地震活断层鉴定、详细探测及危险性评价,活断层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

B、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选择2个县级政府所在城市开展地震小区划和震害预测工作。进行城市及其周邻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性探测与分析;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地震条件勘探、测试、试验;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和模拟;地震地质灾害评估地震动参数区划。并对未来一段时段因地震可能造成的建(构)筑物、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破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及其分布做出估计。

7、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项目(2014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查清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绘制出建筑物安全状况系列图件,建立GIS震害预测评估系统。

②建设内容:开展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由地震部门牵头,住建委、城乡规划、交通运输、城管执法、国土、房产、统计部门参加,分阶段对已建的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规模工业和商业设施、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馆等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普查和评估,市本级先实施,并逐步扩大到县(市、区)行政地域。普查中,建立健全建筑物安全档案及图件资料,完成GIS震害预测评估系统。

8、防震减灾社会服务工程项目(2012-2015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形成全市地震社会服务技术体系,为逐步提高我市城市、农村及重大工程的强震防御能力,显著提高全社会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与响应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②建设内容

A、城市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深入研究地震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市地震风险综合评估,完善城市震害防御能力的评价方法,推动解决和改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民宅的抗震性能。建立城市基本单元—社区的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建立城市震害防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实现重要城市典型生命系统的抗震示范改造工作。

B、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

建立六安市农村民居资料数据库,编制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指南及建造、加固图集,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农村民居地震示范工程建设,结合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建立覆盖多震区乡村和其他地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农村震害防御技术服务网络。

C、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按照安徽省《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的要求》,以公园、广场、体育场为主,分级、分区域建设避难场所。建设原则坚持“平震结合”,公园、广场平时作为人们休闲场所,震时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合理利用现有场地。

9、应急救援服务系统建设项目(2014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实施灾情信息快速获取,接到地震速报后,30分钟内完成地震应急基础数据的灾情初步评估,给出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命线工程等地震灾害预评估结果;50分钟内完成指挥决策辅助方案,为救灾提供服务。

②建设内容

A、建立高效的地震应急灾害评估系统,实现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与共享平台,确保政务、指挥系统畅通。进一步扩展地震应急救援软件系统及基础数据库,建设联动协同数据库。完善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判定决策技术系统。

B、建立地震现场应急移动指挥平台、“动中通”移动通信系统、现场大范围通信系统建设。

C、建立现场灾情采集系统。

10、宣传教育服务系统建设项目(2012-2015年完成)

①建设目标:使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其他地区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向社会公布震情灾情。

②建设内容

A、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每个县建立高、初、小学示范学校各一所。

B、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各县建一处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

C、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动员社会力量,创作一批适合不同社会群体的,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

D、防震减灾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建立集地震震情、灾情速报、知识普及功能于一体的地震信息发布技术系统。

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防震减灾工作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防震减灾的工作合力。

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完善思路,明确任务,强化管理,落实措施,尽快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第一,防震减灾工作必须突出重点,全面防御。第二,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第三,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全社会参与、共同防御。

)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

防震减灾工作是一项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防震减灾规划。

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特别要做好规划的统筹衔接和财力保障工作,确保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在《六安市“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指导下,各县(区)人民政府应制定本地区的《“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在规划的基础上,地震部门具体编制“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基础设施、技术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重点项目计划。发展改革委要切实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使防震减灾工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

)加强法制建设,严格依法行政

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安徽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增强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建立、健全防震减灾法规体系,制定相应配套规章和办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对工程建设抗震设防工作的管理,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重大影响的重大建设工程,必须依法通过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来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在设计和施工监理中严格执行。

)深化防震减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城市防灾工作体系

防灾减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防震减灾的重点是城市,工作基础在县区。

)完善防震减灾的投入机制,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

防震减灾是一项纯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把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保证重点项目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与防震减灾发展相匹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县区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着力加大对地震重点监视区和高烈度区防震减灾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

)稳定和培养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人才队伍

进一步做好地震工作队伍的稳定和培养工作,制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待遇;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推进人才机制创新,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人才梯队,积极稳妥地改善队伍总体结构;组织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专业技术,不断提高我市防震减灾工作人员的行政管理和专业应用研究水平。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核方法,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提供人才保障。

)依靠科技,促进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科学技术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支撑,是提高防震减灾水平的关键环节。必须充分依靠科技,用科技引领防震减灾工作。要加强地震测报、震灾预防和预警应急救助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国内外学术和技术合作交流,促进我市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推进我市地震科学技术进步,同时为提高我市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做出贡献。

)加强检查和监督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地震部门作为政府管理防震减灾的职责部门,一方面,要经常检查、完善自身的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要依法行使职责,对各地、各有关单位编制的防震减灾规划实行备案制度,并对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监督。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