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家风故事 ——吴文俊:创中国方法 传严谨家风
吴文俊,(1919—2017),上海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对数学的核心领域拓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创了数学机械化新领域,对国际数学与人工智能研究影响深远。他开创性地用算法的观点对中国古算作了分析,同时提出用计算机自动证明几何定理的有效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2001年2月,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9月,获得“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多读书勤思考,从个人习惯成为家风传统
年少养成的好学求知习惯,驱动着吴文俊一生都在不停地发现新问题、开拓新领域、创立新方法。早年他在数学核心领域拓扑学方面颇有建树,引发“拓扑地震”,快60岁时却毅然改变研究方向,开创了数学机械化领域,同时对中国数学史研究提出独到见解。不断积累、不断思索、不断创新,成为吴文俊学术风格的写照,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子女。在儿子吴天骄眼里,书是父亲的命根子,数理文史政经,他都有所涉猎,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动物园或者看电影,总要到旁边的书店看看。吴文俊的夫人陈丕和在中科院数学所图书馆工作,精通英文、法文,也经常教育孩子们多读书。渐渐地,读书从吴文俊的个人习惯成为整个家庭的家风传统,让吴天骄和他的姐姐们获益良多。除了经常“泡在书里”,吴文俊还是个喜欢探究问题的人。大女儿吴月明上中学期间,每当因为考了高分在家自鸣得意时,吴文俊总会在笑呵呵之余突然点出,“你最好看看是什么原因丢失了那两分”。他并不是要求女儿考满分,只是习惯性地让她认真搞清楚错在什么地方。
在勤奋治学中传承实事求是作风
作为公认在人生每个阶段都成就颇丰的科学家,吴文俊常被人们请教成功的秘诀。对此,他不止一次地告诉别人,也告诫自己的子女,不下苦功不可能有成就,成功是努力的结果,做研究不要自以为聪明,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在巴黎学习时,吴文俊住的是旅馆的半地下层,光线昏暗,条件简陋。他就把旁边的一家咖啡馆当作工作室,每天晚饭后一个人躲在咖啡馆的角落里,废寝忘食、浑然忘我地研究,通常要到半夜以后才回去。研究各种示性类的关系,绕不开苏联数学家庞特里亚金示性类。而庞氏的文章是用俄语发表的,吴文俊没有学过俄语,就找来俄语语法粗读一遍,拿着本俄文字典字一字一句地啃庞氏的文章,最后硬是读通了、弄懂了庞氏示性类。“在有了一些好的想法时,一定要付以十倍的努力。”不仅在青年时期,即使在花甲乃至古稀之年,吴文俊仍践行着这句话,为子女作出了示范。1977年春节期间,吴文俊开始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验证,但那时没有计算机,只有一条路:自己用手算。那些日子里,他把自己当作一部机器,一步一步地算, 终于成功了!这也是几年后闻名世界的“吴方法”最早的成功验证。直到现在,吴天骄还保存着父亲当年用手算验证“吴方法”的手稿,在他看来,它们既是珍贵的回忆,又是对自己的鞭策。
1955年,吴文俊在中科院数学所作拓扑学的学术报告
既有科学的态度,又有家的温度
在吴天骄眼里,父亲平时从来都不是人们想象中古板科学家的形象,他爱笑、随性,爱看小说和电影。92岁那年,“电影迷”吴文俊趁着儿子出差,自己坐公交车去了电影院,还去喝了杯咖啡,结果受到了家人的“批评”。待在家里时,吴文俊经常和儿子一起观看《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并且不时交流各自的“观后感"。几十年来,吴文俊和夫人关系极好、携手白头。陈丕和性格温和,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给了丈夫很大的理解与支持。吴文俊曾引用过一句谚语,“秤不离砣,汉不离婆”,并说自己能够获奖,“老伴占大部分功劳”。上了年纪后,陈丕和眼睛不太好,吴文俊就把报纸上的报道和书中的章节讲给她听。“我们家生活很简单,普普通通,跟一般人家一样,不追求什么奢华,关键是快乐。”陈丕和说。去过吴文俊家里的人都知道,家中没有一点奢华的装饰,简单朴实,客厅显眼处摆放着他和老伴亲密的合影,两位银发老人慈祥的笑脸让人暖由心生。吴文俊不爱讲究吃穿,一把藤椅用了几十年,破旧了也不换。获得数百万奖金,他不肯拿出一部分改善生活条件,而是全部用来开展自主研究、支持优秀项目。
吴文俊夫妇与儿子吴天骄